NEWS CENTER
NEWS CENTER
2009年的大陆电影《建国大业》,罕见的中性叙述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时刻,蒋中正的英雄落寞,蒋经国的有志难伸,形象三维而饱满。剧中蒋中正一句台词:“反腐亡党;不反腐亡国”,借古喻今,影响深远。体制的既得利益者,要去改革体制是非常困难,这样的两难,也发生在今天的蔡英文身上,“不排黑亡党,排黑亡英系”。
民进党是“派系平衡”导向的政党,蔡英文要成立自己的“英系”,跟其他派系竞争,就难免要如当年的李登辉,纵容黑金以为己用,并且以权力作为回馈。
赵介佑案爆发后,蔡英文宣示改革,要求地方主委“落实排黑条款”。蔡英文说民进党不是没大人,自己就是民进党的“大人”,这符合实情吗?从英系的存在,可以看出端倪。
有英系,就表示有“非英系”;既然英系表示“挺小英”,那麽非英系自然就是“不挺小英”。英系反而证明,蔡英文不是有资格打小孩屁股的“大人”,只是互相吵架的众多小朋友之一。
对舆论的质疑无力招架,民进党又使出101招,说国民党不也一堆有案底的吗?没错,要牵拖国民党,还可以扯到当年的上海皇帝杜月笙;但就算承认民进党和当年的国民党很像,承认蔡英文跟纵容黑金的李登辉很像,这有意义吗?至少马政府执政8年,国民党没有赵介佑这样的人物出现。
民进党已是绝对的权力,造成绝对的腐化;第一等人争权力,第二等人抢标案,第四、五等人如赵介佑之流,至少还可以把警察局当灶咖,颐指气使。
各派系为了争夺执政资源,恶性竞争,这是民进党执政后的文明病;国民党则刚好相反,面临的挑战是“贫贱政党百事哀”。
从洪秀柱开始,“借钱”成为国民党主席的优先任务,有时还会发不出薪水;党中央也必须要扮黑脸,要求各公职缴交募款责任额,怨声载道。没有当年国父孙中山募款的本事,还真不见得适合担任现在的国民党主席。
穷有穷的辛酸,譬如说没有年终、无法调薪、升迁停滞,但如果要在穷中寻找一点价值,那就是现在还待在国民党的人,至少也是认同国民党这块“招牌”,有一些共同的理念。
民进党批评,国民党也有许多有前科案底的政治人物。问题是完全在野的国民党,能给他们什么呢?能给经费支持吗,能以公权力包庇犯罪吗?既然都不能给,检验国民党的意义在哪里?
选举是要人、要钱,民进党富,国民党穷,政党竞争的天秤已经倾斜;但同时富也是民进党的包袱,而穷则能让国民党补修“地气学分”。
渐渐地,民进党穿起了皮鞋,而国民党把皮鞋典当,换来了斗笠与汗衫。如果说权力带来腐化,那麽失去权力,为国民党带来了什么?这是个有趣的问题,尚未确定答案。
(作者为革实基金会副执行长)
本文由:leyu乐鱼网页登录 提供
关键字: leyu乐鱼网页登录-官网入口